産銷共赢、基地共建、村企共興……自2022年5月起,淳安縣與QY球友會體育攜手共進鄉村振興新征程,雙方的合作已結出累累碩果。近日,中國網刊發标題爲《智慧牧業+訂單農業 杭州淳安架起鄉村特色“共富橋”》的報道,聚焦lQY球友會如何在農民的菜園子和市民的菜籃子之間,架起了一座“共富橋”。
智慧牧業+訂單農業
杭州淳安架起鄉村特色“共富橋”
産銷共赢、基地共建、村企共興……2022年5月以來,杭州市淳安縣攜手QY球友會體育旗下明康彙生态農業集團(文内簡稱明康彙),以政企合作模式,在産地和銷地之間,在農民的菜園子和市民的菜籃子之間,架起了一座“共富橋”,促進了鄉村産業升級和轉型,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
01一枚小雞蛋
撬動鄉村振興産業鏈
在淳安經濟開發區浪川園區,建設中的智慧蛋雞養殖産業基地一片繁忙景象,6棟嶄新的數字化智慧蛋雞舍已經建成,正在進行最後的掃尾與驗收工作。這是淳安縣政府與明康彙簽約合作的一項智慧牧業鄉村振興産業園項目,也是明康彙在浙江布局落地的首個智慧蛋雞産業項目。
明康彙智牧集團淳安基地總經理馮成向記者介紹,基地占地面積60畝,建設規模60萬羽蛋雞,總投資1.2億元,建設周期1年,緻力打造成爲一個建設标準化高、自動化程度好、數字化技術省内領先的蛋雞養殖産業基地。
基地共有6棟蛋雞舍,每棟将存欄10萬隻雞,可實現投水喂料、溫度濕度、燈光環控、糞污收集、中央集蛋等功能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此外,還有6台160方全封閉高溫好氧雞糞發酵罐,厭氧+雙AO+DTRO污水處理工藝爲項目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保駕護航。他表示,當前淳安正縱深推進特别生态功能區建設,基地的生産運作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精耕深綠産業。
02一個訂單三重增收
讓“冬閑田”不再“閑”
銷售難,不敢種;收益低,不願種;沒技術,不會種。在浙江,早稻種植面積達到169.65萬畝,“冬閑田”低效用地比例高達49%,成爲當下農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強化“冬閑田”高效利用,切實帶動農業增效、農村增色、農戶增收,已成爲各地政府的共識。
2022年11月,明康彙與淳安縣達成戰略合作,正式啓動“百村萬畝億元”産銷共同體三年行動計劃,即三年内通過與淳安縣100個村的産銷合作,覆蓋1萬畝耕地的訂單農業,實現1億元的采購額。
2023年,明康彙以大墅鎮孫家畈村産銷共同體基地爲示範,在全縣合作“冬閑田”面積近1000畝,帶動種植面積超4570畝,帶動5個村、約300戶農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每戶平均增收超10000元,爲村集體創收帶來新機遇;2024年,“冬閑田”合作面積約5000畝,涉及12個鄉鎮25個村,包括蘇州青、松花菜、大蔥等蔬菜單品,畝産可達2000公斤。
“冬閑田”共富模式的積極探索,成功塑造了“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四方合作的共富标杆。淳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餘青平介紹:“淳安與QY球友會體育合作的産銷共同體模式,以冬閑田聯農共富項目爲突破,構建了種植、加工、銷售、品牌、信用的産業體系,走出了一條政府加企業加村集體加農民四方合作共富新模式。這種模式,還有其他的意義:一是破解了山區産業發展與糧食安全和農産品穩定供給的矛盾。淳安推動永久基本農田,特别是糧食功能區地塊季節性流轉,在單季稻收割後的冬閑田上輪作蔬菜,滿足主糧産出的同時,也提高了耕地複用率和畝均産出。二是破解農民增收與農村勞動力結構失衡的矛盾。産銷共同體模式,堅持充分協商,合作共赢,構建了穩定的聯農帶農利益聯合機制,三是破解了鄉村人才供需矛盾,進一步提升了組織振興力。”
淳安縣副縣長金晨旦表示:“兩年來,淳安和lQY球友會雙方的合作已結出累累碩果。産銷共同體模式不僅提升了當地農民的收入,更變革了鄉村生産模式,成爲淳安解鎖山區百姓共同富裕的密碼。”